气体在强电场或其他能量作用下,部分原子会丢掉电子变成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和没带电的原子、分子、电子混在一起,就形成了像"带电粒子汤"一样的等离子体。虽然里面有正电荷也有负电荷,但整体还是保持电中性,所以也被叫做"电浆"。它和咱们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都不同,是物质的第四种特殊状态。
这种等离子体处理材料表面特别环保,既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又不会破坏材料本身的性能,是真正的绿色表面处理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里藏着各种高能粒子:电子(1-20电子伏特)、离子(0-2电子伏特)、激发态分子团(0-20电子伏特)和光子(3-40电子伏特)。这些粒子的能量可比大多数化学键高多了——比如C-C键才3.45电子伏特。当它们撞上材料表面时,能直接打断化学键,引发一系列神奇变化:在表面刻出微观凹坑、接上新的亲水基团、形成聚合物薄膜、让分子链相互交联等等。
等离子体让材料表面变亲水主要靠三招:
第一招是接亲水基团。等离子体把表面化学键打断后,留下的"断口"非常活跃,会抓住氧原子、羟基等,形成-OH、-CO、-COO这类亲水基团。这种处理深度很浅,通常不到10纳米,完全不会影响材料本体性能。
第二招是表面刻蚀。高能粒子像微型锤子一样在材料表面敲出坑洼。如果用惰性气体(如氩气)产生的等离子体,主要靠物理撞击;要是用活性气体(如氧气),还会发生化学反应,把表面材料变成气体挥发掉。这些凹凸结构能让亲水效果更持久。
第三招是分子链交联。被打断的化学键除了接新基团,还会和邻近的"断口"手拉手连在一起。这样能防止处理好的亲水表面又变回原样,相当于给表面上了"保险"。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优势明显:工作温度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特别适合处理不耐热的材料和形状复杂的零件。如今这项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是表面处理界的明日之星。
常见化学键能量对比:
C-C键:3.45电子伏特
C-O键:3.48电子伏特
C-H键:4.30电子伏特
C=O键:7.60电子伏特
这些数据实锤了等离子体粒子确实能轻松打断大多数化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