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传统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渗氮工艺采用的是直流或脉冲异常辉光放电

说到金属表面强化技术,很多人会想到传统的热处理方式,但今天咱们聊点不一样的——低温等离子渗氮工艺。这种技术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其实它早就悄悄应用在咱们身边的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甚至航空航天部件上了。简单来说,它就像给金属表面做了一次"离子SPA",通过带电粒子轰击让金属表面变得更硬更耐磨。


一文了解传统低温等离子发生器渗氮工艺采用的是直流或脉冲异常辉光放电(图1)


低温等离子渗氮的核心在于辉光放电现象。想象一下,在一个密闭的腔室里,金属工件被放置在阴极位置,当通入氮气并施加电压时,气体分子会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这些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撞击金属表面,氮原子就这样被"敲"进金属表层。整个过程温度控制在500℃以下,相比传统热处理动辄八九百度的温度,对工件变形的影响小得多。

直流辉光放电是最早采用的供电方式。它就像一条平稳的高速公路,电压电流始终保持恒定,等离子体分布均匀稳定。这种模式下,渗氮层厚度容易控制,工艺参数调整简单,特别适合形状规则的工件。但直流模式有个小缺点,当遇到复杂形状工件时,那些凹槽、孔洞处容易产生"阴影效应",导致渗氮不均匀。

脉冲辉光放电技术应运而生,它更像是间歇性冲刺跑。通过周期性开关电源,形成脉冲式的等离子体。这种间断供电的方式有个妙处——在断电间隙,带电粒子有足够时间扩散到工件的各个角落。实验数据显示,脉冲模式下复杂工件的渗氮均匀性可以提高30%以上。更厉害的是,脉冲放电还能抑制电弧产生,这对处理铝合金等易起弧的材料特别友好。

两种放电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千秋。直流模式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脉冲模式虽然设备投入高一些,但能处理更复杂的工件,还能实现更精细的渗层控制。现在很多先进设备已经可以自由切换两种模式,比如一些厂商推出的智能等离子处理系统,就能根据工件特点自动选择最优放电方式。

说到工艺参数控制,气体成分和压力是关键。通常采用氮氢混合气,氢气比例一般在25%-75%之间。氢气不仅能促进氮的离解,还能还原金属表面的氧化层。气压一般控制在100-1000Pa范围内,气压太低会导致辉光区收缩,太高又可能引起电弧放电。温度控制也很有讲究,多数钢材的渗氮温度在350-500℃之间,温度太高会导致氮化物粗化,反而降低表面硬度。

这项技术的实际效果相当惊艳。经过处理的45号钢表面硬度可以从原来的200HV飙升到1000HV以上,耐磨性能提升5-8倍。更难得的是,这种强化只发生在表面几十到几百微米的范围内,工件心部仍保持原有的韧性。现在不少精密齿轮、注塑模具都在采用这种处理工艺,使用寿命普遍能延长3-5倍。

随着工业发展对零部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低温等离子渗氮技术正在不断创新。有些研究团队尝试在气体中加入碳、氧等元素,开发出多元共渗工艺;还有人在探索更高频率的脉冲电源,希望能实现纳米级渗层控制。可以预见,这项绿色高效的表面处理技术,未来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客服联系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6-3268-3462

微信咨询
诚峰智造专业的等离子清洗机生产厂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