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家大型印刷厂的工程师聊天时发现,他们车间里都悄悄添置了一种叫等离子表面处理机的设备。这玩意儿看起来不起眼,却让老师傅们赞不绝口,说自从用了它,油墨附着力的问题再也没愁过。其实不光是印刷行业,现在连汽车配件、医疗器械这些对表面处理要求高的领域,都在用这个技术解决头疼的粘接问题。
.jpg)
等离子处理技术的独特优势
传统印刷最怕的就是材料表面张力不够,油墨印上去要么缩成一团,要么轻轻一蹭就掉。有些材料像PP、PET这些塑料,天生就不爱跟油墨打交道。这时候等离子处理机就派上大用场了,它喷出来的那些带电粒子能在材料表面打出无数个纳米级的小坑,就像给材料穿了件带魔术贴的外套。有个做包装盒的客户跟我说,他们原来印金银卡纸总要先上底油,现在直接过一遍等离子就能印刷,良品率反而从85%提到了98%。
印刷行业实测效果对比
深圳有家做高端画册的印刷厂做过对比测试,同样印UV油墨,经过等离子处理的样品用百格刀划了五十下都没掉墨,没处理的划三下就露底了。更绝的是处理过的材料放半年后再测,附着力几乎没变化。这技术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只改变材料表面几个纳米的厚度,完全不影响材料本身的强度。现在很多做食品包装的厂特别认这个,毕竟既不用化学药剂,也不会产生废水废气。
设备选购的三大核心参数
别看等离子处理机原理简单,选设备可是门学问。首先是功率要够,像印刷行业一般选中频电源的机型比较合适,处理幅面最好比实际产品宽20%。其次要看电极设计,有些厂家的电极用两个月就氧化得厉害,我们见过用航空铝做电极的机器,连续开三年都没问题。最后是安全防护,好的设备都带多重互锁装置,毕竟高压放电不是闹着玩的。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现在最新的等离子设备已经能智能调节处理强度了,就像智能手机自动调亮度一样。有家做柔性电路板的客户正在试验在线式处理方案,直接把等离子单元装进印刷机流水线。听说国外还在研发大气压等离子技术,以后可能连真空腔体都不需要了。不过话说回来,技术再先进也得看实际效果,我们见过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最后都成了摆设。
每次看到客户车间里那些经过等离子处理的样品,就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印刷企业愿意为这个技术买单。它不像某些新设备需要完全改变生产工艺,往往只要在现有流程里加个工序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连一些老牌的德系印刷机厂商都在主动配套等离子处理单元,可见这确实不是一阵风的技术。如果你们厂里也在为材料表面处理发愁,真可以找个靠谱的供应商要台样机试试,说不定那些头疼已久的质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